速度对比,sinolife,文理双修全文阅读
明武宗的堂弟是蛮多的:朱厚熜,朱厚烨,朱厚炫,朱厚煌,朱厚熠,朱厚烃,朱厚熑,朱厚煐,朱厚炳等等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三月十四日,朱厚照死于豹房,终年31岁。朱厚照一生嫔妃如云美姬常拥,但他没能为自己留下后嗣,而他又是孝宗皇帝独子,也就是孝宗一脉断了。这个混蛋皇帝在死后也给大臣留下了难题——谁来继承皇位?
这种事儿当然交给内阁了,其实就是交给内阁首辅——杨廷和。
在这件事儿上,杨廷和是有点小算盘的,他选择了宪宗皇帝之孙、孝宗皇帝堂侄、兴献王朱祐杬长子——朱厚熜。
为什么是他?我看朋友们说的都挺好:
1、兴献王已死两年,他的儿子继承皇位的话就不必顾虑父亲干政;
2、当时朱厚熜15岁,这个年纪不大不小,太小了,杨廷和怕担上弄权的骂名,太大了,还体现不了杨廷和的水平;
3、朱厚熜风评不错,聪明还用功,从长远计划,是正确的。
我就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下我的看法:
4、朱厚熜的出身
众所周知,明朝严格遵守嫡长子制度的。杨廷和是从明宪宗的儿子很多,选择的范围看似挺多,但要从其母系的身份地位来看,其实选择余地不大。
宪宗皇帝只立过两个皇后,都无子,他最喜爱万贵妃倒是有个儿子,不过早夭了。其他后妃中身份最高的要数邵贵妃了(追封孝惠邵皇后)。邵贵妃生有三子:兴献王朱祐杬、岐惠王朱祐棆、雍靖王朱祐枟,其中后两位都无子,只有朱祐杬有一个独子朱厚熜,所以,综合以上四点,这位邵贵妃的孙子成了唯一的候选者。
当然,这个孩子没让杨廷和失望,一个“大礼议”就将三朝元老弄蒙了。而杨廷和不是霍光,没多久就辞职不干了。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那么难以驾驭不是?历史结束了一个混蛋皇帝,然后又选择了一位混蛋皇帝,就是这么任性。
%9%9%9%9%9%9%9%9%9%9%9%9 %9%9%9%9%9%9%9%9%9%9%9%9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k2summit.cn/guonaxinwen/3549321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